【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杨佳欣报道】美国对伊朗制裁再次升级。2019年4月22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自5月2日起对伊朗原油进口的“豁免权”到期后将自动终止。声明称“这一决定旨在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从而剥夺该政权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8年5月,美国政府退出六国伊核协议,同年11月就重启了对伊朗的制裁,但为防止国际原油市场遭受冲击,当时中国、印度等八个国家和地区被允许获得暂时性制裁豁免。
主要出口产品遭到封杀,伊朗很可能重蹈委内瑞拉的覆辙。2019年以来,美国对委内瑞拉石油领域实行多轮制裁,而且制裁力度不断升级。
美国频繁制裁产油国,意欲何为?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买家,对中国来说有何影响?
做客本期欧时经济茶座的专家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殷罡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林伯强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贺力平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周大地
美国制裁升级 在全球市场引发多重后果
——石油的资源、政治、金融三重属性愈发明显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指出伊核协议是一份“糟糕的、单方面获益的”协议后,截至目前,美国已经对伊朗采取了三轮制裁。
2018年8月4日,美国恢复第一轮对伊朗的制裁,此轮制裁主要集中于非能源领域,包括禁止伊朗政府购买美元,禁止伊朗购买汽车,黄金和美国或欧洲的飞机等。
2018年11月5日,第二轮制裁生效,涉及能源、航运和金融等多个领域,多达700个伊朗实体及个人受到美国经济制裁。但在石油出口方面,美国决定给予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在内8个伊朗原油进口国制裁豁免,豁免期限为180天。
2019年4月22日,美方对伊朗制裁再次升级。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自5月2日起对伊朗原油进口的“豁免权”到期后将自动终止。
另一个遭受美国制裁的产油国家是委内瑞拉,制裁内容同样涵盖能源、金融等多领域,包括禁止美国金融机构参与委内瑞拉政府和国有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发行新债券和股权的相关交易,禁止与委内瑞拉进行某些石油交易等。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告诉《欧洲时报》记者,如果按石油储量来看,伊朗与委内瑞拉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应该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受制裁等因素影响,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所占份额与其自身储量并不相称。
据行业网站Tanker Trackers数据,伊朗3月原油出口量为190万桶/日,4月前两周已经回落到110万桶/日。专家预计,美国取消豁免权生效后,该数字还将进一步下落至100万桶/日左右。目前意大利、希腊和中国台湾已经完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而委内瑞拉3月原油产量已经跌破100万桶/日,创16年新低。
梅新育表示,因为石油对现代人类社会的独特意义,石油所具备的资源、政治、金融三重属性越发明显。石油是伊朗和委内瑞拉的经济命脉,美国祭起石油制裁的大旗,势必将在能源和金融等方面对全球市场带来影响。
实际上,就在美国宣布终结伊朗石油对外出口的当天,作为伊朗石油第二大买家,印度国内就遭遇股债汇三杀,此前标普BSE Sensex 30指数下跌0.8%,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涨0.9%,印度卢比/美元重挫0.5%。
因美国制裁产油国而引发的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对国际经济和政治都会产生影响,这一点从法国巴黎所蔓延的“黄衫”风潮中已可略窥一斑。
“在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家间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针对产油国家的制裁,不仅对产油国本身政治、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其振幅将扩展至更大范围,应引起警惕。”梅新育说。
国际油价较去年底上涨四成 未来疯长可能性为零
——专家:供应充足、需求下调 原油市场已是买方市场
美国对伊朗制裁升级,国际油价应声而涨。数据显示,国际油价较2018年末上涨已达40%左右。受此影响,中国汽油、柴油零售限价也随之上调。最新调价信息显示,中国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再次分别上调195元(人民币,下同)、185元。至此,中国汽、柴油价格2019年已经历7次上调。
本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均表示,伊朗原油出口下滑造成的供应缺口,是目前国际油价的主要支撑,但从长远来看,油价持续飙高可能性不大。
沙特阿拉伯此前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目前闲置产能约130万桶/天,且大部分闲置产能位于沙特阿拉伯,足以弥补原油供应缺口。不过,梅新育指出,OPEC是否能“配合美国”,交出所宣称的闲置产能还很难说。
高盛则分析指出,结束制裁豁免应会令伊朗出口减少90万桶/日。沙特、阿联酋与俄罗斯约200万桶/日“立即可用”的备用产能来填补这一缺口绰绰有余,而且该备用产能或在2020年增至250万桶/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指出,伊朗问题是当下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从供需角度看,当前原油供应相对充足,而需求下调,石油市场已是买方市场。
英国石油公司3月发布的2018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显示,全球石油产量目前已连续8年增长。国际能源署(IEA)在4月23日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2019》中指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已经放缓。
“全球经济放缓、新能源技术不断发展,政府倡导节能减排等因素,将拖累全球原油需求。实际上,国际产油国不限制产量的话,油价会持续疲软。”殷罡判断,未来油价疯涨的可能性为零。
但此类预期需要在伊朗不扩大事态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影响油价的是伊朗的反应,而非伊朗的产量。“如果伊朗采用比较激进的方式与美国进行对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就意味着中东多个石油国的海运石油贸易将被封锁,这将极大影响全球石油产能。”
据悉,隶属于伊朗的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中东地区重要石油产地波斯湾和阿曼湾的海峡,亦是唯一可以由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水道,被称为“石油海峡”。沙特、阿联酋等国家都使用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原油。
实际上,正面对抗美国制裁,伊朗已有初步表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指挥官阿里礼萨称,如果伊朗没有出口石油的需要,那么伊朗将把霍尔木兹海峡关闭。
综合来看,地缘政治加剧石油市场不确定性,但从长期来看,国际油价疯涨可能性不大。
抱怨油价高却变相抬价 特朗普到底想要怎样的石油市场?
——专家:美国从石油进口国变为石油出口国 高油价有利于本国产业发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9年以来多次针对油价喊话OPEC。2月,特朗普在社交网站上称油价涨得太高,OPEC应该放轻松一点,全球不能再承受油价上涨了。3月,特朗普再次公开表示:“OPEC增加原油供应非常重要,全球原油市场很脆弱,油价太高了。”
然而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指出,目前来看,美国政府对国际油价的真实态度并不明朗。一方面,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极力表示对油价高涨的不满,强烈要求降低油价;但另一方面,美国却频繁制裁产油国,为国际石油市场制造缺口。
周大地分析,阻碍伊朗等产油国的石油出口,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在美国石油天然气增产的情况下,石油高价可使美国自身石油产业保持较高利润,同时有利于保持自身石油投资需求旺盛。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2019》显示,美国日益引领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石油出口量将超过俄罗斯,接近沙特。
此前,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月度报告中,上调2020年美国原油产出预期至1320万桶/日,此前预期为1286万桶/日。
美国油田服务公司贝克休斯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美国共有1049座活跃的石油平台,比去年同一天多出74座之多。
“过去美国不希望油价暴涨,因为自身要为石油进口支付成本,但是现在,美国可以从出口石油方面获得收益。”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贺力平说。
然而将汽车作为最普遍出行方式的美国,油价上涨显然不是公众所愿意看见的。“铺路2020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势必要表态不愿石油高价,但这并不是自己的心里话。从美国产业角度来看,石油高价对美国油气产业是有实际意义的。”周大地说。
绕开美元结算系统 美制裁伊朗或成人民币国际化“东风”
——伊朗央行将人民币列为三大换汇货币 取代原来美元位置
对于中国来说,伊朗是最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之一,美国对伊朗采取石油禁运制裁后,势必影响中国对伊朗的石油进口。
路孚特(Refinitiv)编制的船只追踪数据显示,2019年初以来中国进口的伊朗原油平均为50万桶/日,远低于2018年创出的峰值80万桶/日,仅占其总体原油进口量的5%。
殷罡指出,如果伊朗未来真的停止石油出口,那么中国以及其他石油进口国的空缺则需要俄罗斯、美国、沙特等国家增产填补,这为国际石油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但从另一面来看,伊朗央行为应对美国对其采取的金融制裁,已经开始为绕开美元结算系统做打算。伊朗央行已经宣布将人民币列为三大换汇货币,并取代原来美元的位置。2019年2月,德国、法国和英国三国也正在联合建立与伊朗商业结算机制INSTEX SAS,其中人民币是其货币储备。
此外,据路透社分析,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中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推动2018年全球原油期货交易量创下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国际上越来越多国家将人民币视为重要的储备型资产,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导致人民币结算系统的需求增加,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或许会成为东风。”梅新育说。
Add:Κepamikou 52 Athens Greece T.K.10436
Tel:00302105226074
E-mail:cgmce88@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