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国际时事
“新基建”为何这么火?专家称中国经济未来就看它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勉征北京报道】“没有疫情影响,‘新基建’也要做,疫情使之加速加力,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来看,‘新基建’布局正当其时。”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教授白刚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转折点,未来所有产业能否顺利迎接新一轮变革,就看中国能否抓住“新基建”机遇。

因疫情而推迟的中国“两会”即将召开。2020年的两会有诸多热词涌现,其中,“新基建”火了。

“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以往铁路、公路、机场等被称为“铁公基”的传统基础设施而言,“新基建”是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但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2020年以来,“新基建”在中央级重大会议中已经5次被提起。中国十余个省市近年已相继出台了“新基建”的落地举措。2020年必将成为中国新基建”的起步之年。

投资“新基建” 中国正在争取先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对比此次疫情中各国的防控效果不难发现,正因为有较好的通信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基础,中国才能高效防控疫情,人们的学习、工作才没有陷入停滞,经济重启也才能够平稳推进。

“疫情背景下推进‘新基建’,不仅在短期内促进经济,从长期上看更是好事。疫情使‘新基建’的部署提高了力度、密度、强度,将来建设完成一定会进一步促进各个产业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白刚说。

以当年4G建设为例,白刚认为,正是因为当年中国在4G建设上提前布局、提前完成,为后期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的良好助力,中国经济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发展。也让中国的科研创新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并跑和领跑并存的转变,甚至在部分尖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今天再来看“新基建”,如果想要在未来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中争得上游,那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打基础。

“在未来一个产业周期中,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生高度融合,并改变它的技术运营模式、业态。中国要抓住这个机会占得先机。”白刚说。

“新基建”不仅在“建” 更在于“用”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记者表示,“新基建”的起点是建设,核心是应用。目前中国全国有4000多个淘宝村,农民没写过一行代码,通过现有物流体系,照样把农产品卖到全球。疫情初期,有人担心春运往返迁徙的巨量人流将导致疫情失控、经济崩溃。但事实证明,大数据赋予全社会强大的数字化协同能力,所表现的高效救治、有序防控、安全复工,已经赢得广泛赞誉。

白刚认为,“新基建”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着深刻的意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垂直行业技术的结合,如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这两个方面把“新基建”和普通人的生活方方面面应用融合了起来。

“比如未来建筑智慧城市,水电气等老的基础设施都要融合升级,最终要达到惠民生的目标,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白刚指出,“新基建”对“老基建”不是排斥,反倒是融合和带动升级。

“新基建”是中国培养吸收全球人才好时机

“新基建”拉动产业升级,自然会创造出高端技术岗位的需求。

白刚指出,如果“新基建”建设完成,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智能产业覆盖下,将催生多种“新职业”的出现。产业所面临的人才稀缺日益显现。届时,中国将凭借良好的“新基建”基础,成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洼地”。


上一篇: 美国确诊病例超148万 美联储主席:复苏要到2021年

下一篇:欧洲多国专家:因疫情对华“索赔”不合法 多边合作是抗疫正道

Copyright © 2015 希腊华侨华人总会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浙ICP备110493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