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德国东部城市哈勒一座犹太教堂外9日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死2伤。警方称,犯罪嫌疑人有极右翼背景,事发时经由网络直播袭击过程。这一事件触发德国内外广泛谴责,也引发人们对于德国政治两极分化加剧,反犹情绪升温的担忧。
反犹主义引发的悲剧
综合上海界面新闻、《新民晚报》报道,9日下午,德国东部城市哈勒(Halle)的一座犹太教堂附近响起枪声。嫌犯——27岁德国男子斯蒂芬·巴利特(Stephan Balliet)进入教堂周围街区扫射,并在网上直播作案过程。事件造成两人死亡,另有两人受伤。
这一天恰好是犹太教最重要的节日——赎罪日(Jom Kippur)。直播视频显示,行凶过程中,巴利特高呼反犹言论与新纳粹口号,否认二战犹太人被大屠杀的事实,并且指责犹太人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表示,已经有充分的迹象表明,这次事件是一次反犹主义行动,而且可能是受到右翼极端主义思想的驱使。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推特上说,“赎罪日”袭击犹太教堂是欧洲反犹主义思想日益增强的新表现,以色列呼吁德国政府继续针对反犹主义采取行动。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了柏林一座犹太教堂举办的守夜活动,她表示:“我的目标,也是所有从政者的目标,是尽一切努力确保你们能够安全生活。这一天表明,这还不够,我们必须做得更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该事件表示强烈谴责,称这是又一起反犹主义引发的悲剧,国际社会必须以最大的决心与之进行斗争。
德国反犹主义不断抬头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环球网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德国一直严厉打击反犹主义,但随着近年来、特别是自2015年大批难民涌入德国以来,在一些极右翼组织及党派的鼓噪下,反犹主义不断抬头。
代表德国极右翼势力的德国选择党(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近年“异军突起”,他们将德国的反省文化称为“记忆上的独裁”,让该国的历史反思文化受到严重挑战。
今年5月,德国政府犹太事务专员克莱因公开发出警告要求犹太人不要在德国的公共场所戴犹太小帽。他称其理由是德国“对社会限制的解除和粗俗行为的增长”正导致反犹情绪升温,而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一点”。
他的讲话被以色列总统里夫林批为“向反犹太主义投降”。同时,里夫林也表示,犹太人在德国领土上不安全。
柏林工业大学对互联网舆情的一次调查显示,2014年互联网上对犹太人的负面评价已经占到了总量的32.4%,比2007年多了4倍。德国《明镜》周刊称,德国警方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德国共有1646起反犹案件,比2017年增加了20%,而且90%是极右翼所为。穆斯林攻击犹太人的案件也在增加。实际上,德国的反犹主义现象自70年代以来几乎没有继续减少。
为什么德国的反犹情绪根深蒂固?
综合上海观察者网、德国之声报道,现代德国对历史上反犹政策的反思一直受人称道,但实际上,尽管反犹言论在德国官方的政治文化中没有一席之地,对犹太人的偏见在德国社会仍根深蒂固。
报道称,很多德国人担心犹太居民对德国的忠诚度不高,因为当代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和德国的渊源不深,基本是1990年两德统一后由苏联、以色列以及伊朗、土耳其、摩洛哥等伊斯兰国家进入德国。这些犹太人加起来共有近20万,让曾经全面屠灭犹太人的德国成为了欧洲犹太第三大国,仅次于法国和英国,并且增长速度飞快。加上政府反思政策对这一群体的倾斜和干涉,在德犹太人得以快速建立了犹太社区、犹太教堂、犹太学校,还为犹太教争取到了半官方的地位。
由此,底层德国居民,尤其是前东德居民对犹太人的反感也在滋生。在东德突然崛起的右翼极端主义者就把犹太人当成了自己的目标。除了右翼,出于历史原因,德国穆斯林以及来自中东的穆斯林难民也站在同一阵线。
此外,联邦政府的专家也对德国的教育政策提出了批评,认为在学校里只教授纳粹时代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由此产生的“德国对以色列的特殊责任”是不够的。人们必须更多地讨论当今社会的反犹主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中东冲突、伊斯兰主义和全球金融危机。
Add:Κepamikou 52 Athens Greece T.K.10436
Tel:00302105226074
E-mail:cgmce88@hotmail.com